常綠苗木養護中經常出現什么問題
2022-03-25 來自: 青州市好平花卉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 瀏覽次數:555
(1)澆水不足或過多。種苗后應及時澆水,3天后澆水2次,5天后澆水3次。然后根據土壤含水量明確灌水次數和灌水量。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,根系就會因失水而死亡。但是,過多的水分也容易導致幼苗死亡,因為根系長期處于水泡和缺氧狀態,容易腐爛,從而導致幼苗死亡;
(2)土壤過早松動。如果不及時松土,不僅能保持土壤水分,還能使表土變的較硬,降低土壤的滲透性。重要的是,如果土壤開裂,會耗盡空氣,使根系失去水分,從而破壞根系;
(3)支持沒有及時建立。北春季風不僅持續時間長,而且風力大。新栽的苗木(喬木、小樹)如不及時支起,會被風搖或傾斜,造成根系固定不牢,影響成活;
(4)沒有及時修剪。新栽的常綠苗木一般需要修剪。喬木栽種前應先修剪。花和灌木可以在種植后修剪。修剪主要包括疏枝、剪短和去花蕾。如果不修剪,植物會因為大量的蒸騰作用、開花和結果期過度的養分消耗而死亡。原因是新栽苗木根系受損,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弱,開花很弱,結果消耗養分和大量水分的蒸騰作用與體力透支一樣,也會導致植株死亡;
(5)蟲害防治不及時。春季是病蟲害發生的季節,新常綠苗木由于根系受損、活力弱、抗逆性降低,容易發生病蟲害。如果不及時控制,植物就會死亡。